發布會現場。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閆文麗 文/圖)9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樂享塞上·頤養寧夏”2025寧夏養老服務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在養老服務業發展方面,構建了一套以“真金白銀”為基礎、“松綁減負”為核心、“優化環境”為保障的全方位、多層次政策支持體系,通過一系列“組合拳”,降低社會力量進入養老領域的門檻和運營成本。
自治區明確規定,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必須優先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要求各地落實養老服務用地扶持政策,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憑登記機關發給的社會服務機構登記證書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請劃撥供地;鼓勵對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減免場地租金等支持,其中前3年可免收場地租金,后期以實際運營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為上限,綜合投資規模、市場收益及服務對象等合理確定租金標準。
建立從建設到運營的全周期補貼制度,對用房自建并投入使用的,按照核定的床位數給予每張床位8000元的一次性開辦補助;對用房自建并投入使用的護理型床位,按照核定的床位數給予每張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資金補助;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按現行相關規定落實稅費優惠、水電氣熱執行居民生活類價格等政策,水電氣熱暫不具備單獨計量條件的,可采取定量、定比等方式計費;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保險資金等資本為養老服務企業及項目提供中長期、低成本的資金支持,或以投資新建、參股、并購、租賃、托管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破解融資難題。
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全面實行備案管理,企業拿到營業執照后即可開展運營,事后備案,實現了“先照后證”,激發市場活力;鼓勵由政府投資新建的養老設施優先交由社會力量運營;建立了預收費管理制度,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
支持養老服務領域從業人員參加職稱和技能評價,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相應補貼;鼓勵和支持本科、專科畢業生以及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符合補貼條件的,一次性給予6000元補助,幫助企業穩定隊伍。